1、怎么样才算防卫过当
要认定防卫过当的,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来看:
1.客体要件。防卫过当的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权利,即不法侵害人依法受刑法保护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客观要件。防卫过当的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越了制止不法侵害所需要的限度,并且导致了重大损害;
3.主体要件。防卫过当的主体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4.主观要件。防卫过当的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纵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
2、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法律快车提醒你,防卫过当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导致损害的,是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越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打劫、强奸、绑架与其他紧急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导致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是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防卫过当的案件法院多长时间判决
防卫过当的案件,法院一般会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能超越三个月。适用浅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越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能超越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与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状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浅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越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